歡迎訪問山西雙良再生能源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官網!

新聞資訊
為用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周到的服務
來源:PV-Tech
標簽: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項目 海上天然氣
根據能源經濟和金融分析研究所的一份報告,澳大利亞公司計劃在未來六年花費51億澳元(合37億美元)用于海上天然氣勘探,這足以開發2.5GW可再生能源項目并創造近5000個就業機會。
9月20日發布的報告顯示,“盡管行業成功率低,全球能源轉型,澳大利亞政府仍然為石油和天然氣巨頭亮了綠燈",將大量資金用于 "高風險的海上勘探活動"。
海上勘探項目的商業成功率在20-40%之間,油氣公司打算花費51億澳元用于勘探,這意味著大約35億澳元(合25.3億美元)會被浪費。
另一方面,這一支出數額相當于目前昆士蘭和西澳大利亞的在建或即將開工的約2.5GW可再生能源項目的資本投資。根據清潔能源委員會的報告,這些項目還會帶來一項額外利益,即產生4800個綠色直接就業機會。
該報告的共同作者Milad Mousavian表示,國際能源署警告稱,為了在2050年達到凈零排放,不應啟動新的石油和天然氣項目,但澳大利亞政府卻無視這一警告。
Mousavian表示:"為了擴大澳大利亞的近海產業,政府已經開放了巨大的勘探區域。在未來大約十年的時間里,鉆井開發項目有望出現爆炸式增長,就像液化天然氣(LNG)項目井噴前的增長一樣?!?/span>
澳大利亞政府一直在增加發給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的勘探許可證的數量
澳大利亞對天然氣的依賴是不明智的
2019年,澳大利亞超過了卡塔爾,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出口量為7750萬噸,其中約70%由海上天然氣供給。"自二十一世紀末的液化天然氣熱潮開始以來,聯邦政府積極支持海上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僅在2019年就頒發了13個勘探權,這是過去十年來最多的。"
推動這種擴張的原因是,澳大利亞已確認的海上天然氣儲量是其目前陸上資源的三倍。根據澳大利亞地球科學組織的說法,澳大利亞可以在接下來的42年里繼續生產常規天然氣。
即便如此,"不太可能出現另一波近海開發熱潮",這是因為在過去十年中,盡管政府發放的勘探許可證數量在不斷增加,但油氣公司鉆探的勘探井的數量只有開發井的一半。
報告的合著者Bruce Robertson表示:"相對于前幾十年而言,公司不愿意開挖勘探井,這表明,行業自身對未來的大規模商業化勘探項目正在失去信心,更加關注當前手頭上明確的、可以產生現金的低風險資產項目?!?/span>
報告概述了澳大利亞海上天然氣行業面臨的五項主要風險因素以及為這一行業提供資金的公司。詳情如下:
1. 澳大利亞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客戶日本的目標是至2030年,液化天然氣在其電力組合中的份額減半。日本不再像以前那樣渴求液化天然氣,這對澳大利亞的液化天然氣出口而言是一個真正的威脅。
2. 最近,先進的衛星排放追蹤系統在偏遠的近海地區發現了大范圍甲烷泄漏,這對油氣公司的社會認可構成了嚴重威脅,增加了銀行家和投資方為此類項目融資所面臨的風險。
3. 另一個此前被忽視的風險是合資企業中合作伙伴的變化。由于合作伙伴不愿意做出承諾,大型油氣公司已經失去了在數十億美元項目中拋售權益的能力。
4.海上油井深度的迅速增加使項目的資本支出成倍膨脹。根據700口海上油井的數據,IEEFA指出,在LNG的繁榮期(2009-2019),油井的平均總深度增加了約600米(20%)。
5. 由于LNG市場不確定的未來,LNG合同變得更短、更靈活。目前,由于國家政策倡議放棄
天然氣,客戶從剛性的長期(20-30年)合同轉向較短的合同(通常為10-15年)。
綜合來看,這些風險和澳大利亞自身的氣候風險應該為石油和天然氣行業以及那些支持行業的政府人員敲響了警鐘。“政府和行業應該認識到,就像煤炭的消亡一樣,現在是向天然氣轉型的時候了?!?/span>
除了提升對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的支持力度外,人們認為,澳大利亞總理Scott Morrison領導的聯邦政府在氣候承諾方面拖了后腿,沒有像美國、英國、中國、日本、韓國和其他國家那樣設定凈零承諾目標。然而,全澳各州政府對可再生能源的渴望和公眾的接受程度似乎很高。
由政府資助的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局正在為可進一步降低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的項目提供支持,這是旨在支持向凈零排放過渡的新投資戰略的一部分。
此前有消息稱,至2025年,可再生能源可以滿足澳大利亞一天中某些時段的所有電力需求。
版權所有:山西雙良再生能源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晉ICP備12007302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