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山西雙良再生能源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官網!

新聞資訊
為用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周到的服務
來源:電聯新媒
標簽:中電建協 電力建設 電力企業
9月16日,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以下簡稱“中電建協”)發布《中國電力建設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21》(簡稱“《報告2021》”)。
為了讓廣大電力建設企業及時了解掌握國家行業政策和電力建設行業的境內外營商環境、市場動態、企業運營、行業進步等方面的年度變化信息,為電力建設企業提供企業經營決策參考,改善企業管理,提高行業企業整體運營水平,同時為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決策,反映電力建設行業和企業訴求,進一步加強組織引導,促進交流合作,中電建協首次組織編寫了《中國電力建設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21》),今后將按年度持續組織編寫和出版。
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李斌介紹《報告2021》相關內容
一、營商環境與市場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我國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提出了經濟發展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電力行業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積極推進電力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同時,持續加大轉型步伐,特別是低碳電力的迅猛發展,給電力建設領域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國內方面,中央出臺多項政策舉措,以制造業、基礎建設領域為突破口,全力推動重點行業和低風險地區就業及復工復產;以“兩新一重”(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強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為抓手,聚焦能源電力、水利、公路、房建、鐵路、市政、機場等國家重點投資的基礎設施領域,開啟了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熱潮。
國際方面,疫情期間一些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市場準入門檻和投資監管環境更加嚴苛,電力建設需求也出現一定程度下降。但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電力市場空間依然廣闊,基建投資成為各國應對疫情、提振經濟的重要手段。隨著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速落實,“一帶一路”仍是企業“走出去”發力點。
國內市場,電力工程投資方面,2020年全國主要電力企業[i]合計完成投資10189億元[ii],同比增長12.0%,其中電源工程建設完成投資5292億元,同比增長29.5%;電網工程建設完成投資4896億元,比上年下降2.3%。電力工程建設方面, 2020年全年電源工程在建項目2030個,總裝機容量42948萬千瓦;電網工程在建項目共計3936個,總變電容量51625萬千伏安,總線路長度79367千米。電力工程項目招投標方面,2020年招投標市場[iii]的公開中標金額已達4011.4億元[iv],同比增長24.5%。其中電力工程施工中標金額為3949.5億元,同比增長24.6%,電力工程監理中標金額為32.5億元,同比增長15.4%;電力工程調試中標金額為29.4億元,同比增長31.0%。從區域分布看,受經濟發展程度和國家補短板政策因素的影響,2020年電力建設項目成交總金額傾向于市場更加開放的東部地區。
國際市場,2020年全球電力建設投資金額合計815.8億美元[v],同比增加5.6%。電源工程投資530.3億美元,同比增長3.4%;電網工程投資285.5億美元,同比增長10.1%。其中,中國主要電力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總金額78.5億美元,同比增長84.3%。2020年,中國企業在境外電力工程完成的營業額為306.4億美元,同比下降6.7%,占年度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總營業額的19.7%。2020年,中國企業在境外電力工程建設領域新簽合同額507.3億美元,同比下降7.6%,占年度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總額的19.9%,其中,中國主要電力企業境外新簽合同項目131個,合同金額271.7億美元,同比增長12.8%。
二、電力建設企業運營
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帶來的不利影響,中國電力建設行業企業[vi]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迅速應變、積極應戰?;痣?、水電、送變電、監理和調試各類企業在營業收入、凈利潤、資產負債率、從業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占比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的變化。
在火電市場整體收縮的大背景下,火電施工企業總營業收入1903億元[vii],同比增加19.9%。企業平均值為41.4億元;境外營業收入334億元,同比減少18.1%,企業平均值為7.3億元;凈利潤11.2億元,同比下降0.9%。企業凈利潤平均值為0.2億元;資產負債率為86.4%,比2019年的87.5%降低1.07個百分點;境內合同額5219.7億元,同比增長21.9%;境外合同額669.6億元,同比下降56.6%;從業人員9.74萬人,同比增長2.8%;專業技術人員占比16.7%,比上年下降0.85個百分點。
水電施工企業營業收入3280.9億元,同比增加14.6%。企業平均值為109.4億元;境外營業收入461億元,同比減少24%,企業平均值為15.4億元;凈利潤58.9億元,同比下降11.4%。企業凈利潤平均值為2.0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4.7%,比2019年的75.5%降低0.73個百分點;境內合同額11924.3億元,同比增長5.6%;境外合同額1482.9億元,同比下降8.8%;從業人員12.78萬人,同比增長1.7%;專業技術人員占比26.0%,比上年下降0.85個百分點。
送變電施工企業營業收入587.2億元,同比增加3.8%,企業平均值為17.3億元。境外營業收入8.4億元,同比減少35.7%,企業平均值為0.2億元;凈利潤20.9億元,同比增加77.1%。企業凈利潤平均值為0.6億元;資產負債率為55.8%,比2019年降低9.58個百分點;境內合同額903.9億元,同比下降11.4%;境外合同額8.6億元,同比下降21.5%;從業人員3.73萬人,同比下降3.5%;專業技術人員占比21.6%,比上年提高0.57個百分點。
電力建設監理企業營業收入303.3億元,同比增加12.9%,企業平均值為2.59億元。境外營業收入7.2億元,同比減少66.4%,企業平均值為0.06億元;凈利潤13.1億元,同比下降27.6%。企業凈利潤平均值為0.11億元;負債率為59.8%,比2019年降低0.46個百分點;境內合同額371.9億元,同比下降9.5%;境外合同額3.6億元,同比下降2.3%;從業人員4.82萬人,同比下降1.3%;專業技術人員占比78.3%,比上年下降3.16個百分點。
電力建設調試企業營業收入406.2億元,同比增加29.9%,企業平均值為3.47億元。境外營業收入2.9億元,同比減少23.7%,企業平均值為0.02億元;凈利潤19.1億元,同比下降36.1%。企業凈利潤平均值為0.16億元;負債率為42.6%,比2019年降低4.37個百分點;境內合同額58.6億元,同比增加30.3%;境外合同額3.1億元,同比增加24.5%;從業人員2.35萬人,同比下降8.9%;專業技術人員占比44.7%,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
三、精品工程與科技創新
“十三五”期間,共有144項電力工程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含金獎31項),其中2020年有23項(含金獎6項);共有23項電力工程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其中2020年有5項。共有99項電力工程榮獲“中國安裝工程優質獎”,其中2020年有21項。在眾多精品工程的創建過程中誕生了多項科技創新成果,僅2020年中國電力工程就創造了8個世界第一,其中水電2個、輸變電4個、火電2個,并有多項世界之最的電力工程正在建設之中。
“十三五”期間,電力建設行業積極組織開展“電力建設科學技術進步獎”評選活動和“電力建設質量管理(QC)小組活動成果”評審活動,共有2317項成果獲得電力建設科學技術進步獎,其中2020年有330項;電力建設QC小組活動成果共評審出了5172項,其中2020年有844項。此外,2020年有20項成果獲得年度電力建設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其中技術類12項、專利類4項、管理類2項、信息類2項。這些成果極大促進了電力建設行業科技創新的進步。
四、行業管理與服務
2020年,《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行業自律公約》正式發布,為進一步建立統一的電力建設行業自律管理制度,完善行業自律管理約束機制,規范電力建設企業行為,維護市場秩序提供了共同的價值參考和行為規范。目前,電力建設行業正在火電、水電、送變電、風電、監理、調試等領域制定一系列的自律公約實施細則和行為規范。
在行業標準管理與發展方面,2020年電力建設行業火電建設標準委員會進行了第三屆換屆,開展了17項標準的編制、修訂和英文翻譯工作。其中國家標準修訂1項,行業標準修訂12項,行業標準翻譯3項,行業標準編制1項。在行業專家隊伍建設方面,2020年,電力建設行業專家委員會更名為中國電力建設專家管理委員會,新入選專家425名,目前專家數量已經達1595名。在技能培訓與競賽方面,2020年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培訓各類從業人員5736人次,其中,監理從業人員1864人次,調試從業人員3702人次,質量評價從業人員170人次。在信息數字化平臺建設方面,截至2020年底,行業網站服務平臺共有業務流程、統計、查詢等各類表單1600余項,數據記錄21.4萬余條。安全監管平臺已收錄各類型電力建設項目6830個,建設、施工、監理、設計單位共3935家,企業資質信息1195條,人員資質信息10萬余條。
五、問題研究
受疫情沖擊,2020年上半年電力建設行業境內工程項目停工停產嚴重,境外項目受疫情持續蔓延的影響,至今仍未恢復正常。除受疫情影響而產生的項目履約困難、成本大幅增加、盲目搶工帶來安全生產隱患等特殊問題外,依然存在招投標市場運行不規范、違規收取保證金、監理行業責權利不對等、行業市場營商環境不健全等現象,電力建業企業運營中存在的企業轉型任務重、簽約轉化速度不高、合同風險防范意識不強等共性問題,嚴重影響了企業發展,對電力建設行業當前的經濟運行造成較大困難。為此,需要政府、行業協會采取宏觀措施,從戰略規劃、頂層設計的角度開展政府監管、行業自律與協調予以解決,同時需要企業在提質增效、挖潛增收、風險防范等方面采取相應的對策予以化解。政府、行業協會和企業三方,各司其職、各行其責、有效落實、共同努力是解決當前電力建設行業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的基本方略。
針對電力建設企業關注的國際電力市場和營商環境、國內電力工程項目招投標市場與招投標企業等信息和企業發展的競爭力評價等問題,通過利用社會專業機構進行專項探索,合作共贏,是解決企業發展問題的市場化方案。
六、發展展望
國內電力工程建設市場方面,我國電力行業供需多元化格局越來越清晰,結構低碳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未來國內煤電預計將會重點布局我國西部和北部地區??稍偕茉磳脑瓉砟茉措娏Φ脑隽垦a充,轉變為能源電力消費的增量主體。電力行業企業將多措并舉促進清潔能源發展。未來氫能有望在解決能源危機、全球變暖及環境污染等問題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國際電力工程建設市場方面,東盟是全球能源消費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年均增速約6%。目前,燃煤發電仍是東盟地區主要的發電方式。隨著綠色能源轉型的推進,可再生能源、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將成為其電力建設新的增長點;南亞整體呈電力短缺態勢,電網覆蓋率相對較低,未來電力建設市場空間大;中東地區國家紛紛啟動了能源改革計劃,加大了對光伏、水電等可再生能源的資金與政策支持力度。電力市場的開放程度正在逐步提升,本土電力市場的投資空間不斷擴大。非洲地區電氣化水平低,電力發展空間巨大。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電力需求有望到2030年翻一番??晒┌l電的能源類型較多,未來天然氣、太陽能和風能發電潛力較大。
電力建設企業方面,隨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非化石能源發電技術的發展,火力發電裝機容量市場占比將逐漸下滑?;痣娛┕て髽I將在做精火電施工業務,做深關聯業務,加強企業管理,不斷創新發展,努力轉型升級,打造精品工程,培育員工隊伍,樹立“品牌”形象等方面積極作為,彰顯國內電力工程施工的主力軍地位;水電施工企業將積極實現向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施工方和運營方的轉變。水電施工企業將廣泛參與電力、交通、市政、環保、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在大江大河導截流、筑壩施工、地下工程、大型金屬結構制造安裝、大型機組安裝等領域占據世界技術制高點;送變電企業將圍繞高質量發展深化系統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和生產經營體系,全方位全過程貫徹新發展理念,推行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施工。圍繞擴大平臺、增大資源、提升能力、加大協同,做優品牌、做寬業務、做強后臺支撐,并按照效率、效益和價值的最大化的導向,將資源向優勢企業、轉型業務、戰略業務集中。電力監理咨詢企業向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轉型,不斷進行監理工作的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努力與國際接軌將是其發展的趨勢。電力建設調試企業將以調試技術服務為主體,不斷加強人才培養,不斷進行新技術研發,不斷提高調試質量和服務水平,堅持安全、節約、優質、高效的指導方針,不斷增強企業實力。
版權所有:山西雙良再生能源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晉ICP備12007302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