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山西雙良再生能源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官網!

新聞資訊
為用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周到的服務
【國際能源網 訊】近日,吳忠市利通區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關于《吳忠市利通區冬季清潔取暖項目實施細則》的通知。
《通知》指出,實施建筑能效提升工作,實現取暖能效提升面積112.17萬平方米。利用三年時間,實現利通區城區清潔供暖率達到100%,具備改造價值的既有建筑100%完成節能改造,公共建筑實現應該盡改,農村清潔取暖率達到80.3%以上。
根據市場需求,建立全區統籌、部門聯動、鄉鎮主責、企業主體、公眾參與的工作機制,推行天然氣、清潔電力、地熱能、空氣源熱泵、太陽能等多種清潔取暖方式配合互補,強化企業在清潔取暖領域的主體地位,鼓勵采取市場化運作模式,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廣泛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建設,構建科學高效的責任體系。
其中,在村鎮公共建筑熱源改造項目上,實施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公共機構清潔取暖改造,采用深層地源熱泵實施熱源改造3.8萬平方米??偼顿Y500萬元,中央專項補助資金100萬元,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自籌400萬元。
政策原文如下:
吳忠市利通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吳忠市利通區冬季清潔取暖項目實施細則》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區直各有關部門:
根據《吳忠市利通區清潔冬季取暖實施方案》,為了進一步落實我區清潔取暖項目,加快項目進度,結合各鄉鎮實際,制定本細則,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吳忠市利通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3月31日
(此件公開發布)
吳忠市利通區冬季清潔取暖項目實施細則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和吳忠市關于大氣污染防治有關安排部署,全面推進利通區冬季清潔取暖工作,提高全區農村居民冬季取暖水平,促進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努力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依據《吳忠市冬季清潔取暖項目實施方案》(吳政辦發〔2021〕36號)《吳忠市利通區冬季清潔取暖實施方案》(吳利政辦發〔2022〕12號),特制定本細則。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及自治區黨委、吳忠市政府有關工作要求,緊密結合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現狀、資源稟賦條件和群眾傳統取暖習慣,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企業為主、居民可承受”的方針,堅持熱源側清潔低碳化與用戶側高效化舒適化相結合,堅持項目高質量建設與可持續運行相結合,堅持二氧化碳減排與大氣污染治理相結合,堅持經濟結構優化和生態環境改善相結合,堅持清潔取暖與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相結合,打造節能減排、清潔高效、智能多元、長效長治的清潔取暖示范鄉鎮、美麗鄉村。
二、建設原則
1.屬地管理,統籌協調。清潔取暖項目由各鄉(鎮)政府負責組織實施,區發改、財政、住建和交通、農業農村等部門負責統籌協調,全面推動項目落實。
2.堅持科學規劃,以人為本。深入摸排鄉鎮具體情況,統計歸類,合理規劃,分步實施。以清潔化為目標,以人民群眾的安全發展為根本,在確保居民安全取暖、溫暖過冬的前提下,統籌熱力供需平衡,采用各類清潔取暖方式替代原有的散燒煤取暖,減少取暖領域大氣污染物排放,堅守安全底線,構建規模合理、安全可靠的熱力供應系統。
3.因地制宜,合力推進。各鄉鎮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統籌經濟社會發展、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充分考慮配套設施建設情況和居民承受能力,在注重經濟性和可操作性的前提下,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在同等條件下選用成本最低和污染物排放量最少的清潔供暖組合方式,優化供熱方式,提高供熱效率,合理配置供熱資源。
4.政府推動,市場運作。根據市場需求,建立全區統籌、部門聯動、鄉鎮主責、企業主體、公眾參與的工作機制,推行天然氣、清潔電力、地熱能、空氣源熱泵、太陽能等多種清潔取暖方式配合互補,強化企業在清潔取暖領域的主體地位,鼓勵采取市場化運作模式,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廣泛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建設,構建科學高效的責任體系。由區發改委、住房和城鄉建設和交通局、農業農村局聘請專家對報名企進行評審并實行摸底登記,核實企業后可在試點內進行設備安裝(費用由企業承擔),各鄉(鎮)根據試點安裝情況采取可行的取暖方式,各自組織開展項具體實施工作。
5.精準施策,可持續發展。按照農戶“房屋面積、實際收入水平、自主選擇取暖方式”原則,建立長效機制,確保農戶用得起、用得好,推動清潔取暖可持續發展。
6.堅持成本核算、節約資金、績效考核的原則。不搞一刀切的形式主義,因地制宜,節約成本,注重成效,嚴格項目實施環節。
三、目標任務
根據《吳忠市清潔取暖試點實施方案》(2021年—2023年)三年規劃目標任務,2023年底,農村鄉鎮完成清潔取暖改造2.85萬戶,其中,2021年實施3000戶,2022年實施13600戶,2023年實施11900戶。實施建筑能效提升工作,實現取暖能效提升面積112.17萬平方米。利用三年時間,實現利通區城區清潔供暖率達到100%,具備改造價值的既有建筑100%完成節能改造,公共建筑實現應該盡改,農村清潔取暖率達到80.3%以上,鞏固并進一步提升大氣污染治理成果,以顆粒物(PM10、PM2.5)污染防治為重點,協同推進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粉塵等污染物控制,形成長期穩定的清潔取暖體系。
四、建設布局
(一)基本情況
2020年底利通區農村地區累計已實現潔取暖面積約為141萬平方米,占農村取暖總面積587.77萬平方米的23.97%。2018-2020年期間,農村非集中供暖地區公共機構主要完成2個鄉鎮政府、58個村委會、11個衛生院,55個村級醫療衛生站、29所中小學幼兒園、5處老年飯桌、2個敬(養)老院、1座全民健身中心、4個村級公廁等共計167個單位的燃煤鍋爐和設施改造,采用煤改電、煤改氣方式進行改造,農村地區公共機構清潔取暖改造基本實現全覆蓋。2018-2020年期間,農村居民清潔取暖改造主要安裝熱炕板農戶11058戶、熱風機農戶761戶,農村居民清潔取暖改造整體改造比例為20%左右。2021年4月,吳忠市成功入圍全國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項目支持范圍,利通區轄區內主要實施農村居民煤改電、煤改氣、建筑能效提升、熱源改造、電網增容升級等項目。
(二)具體目標
1.熱源清潔化。配合市住建局、市城投公司通過實施第二熱源項目、東塔寺鄉片區一級供熱管網建設項目,在第二熱源管網沿線相對集中的村鎮實施熱電聯產;其他農村鄉鎮實施煤改電、煤改氣、太陽能、中深層地源熱泵等熱源清潔化改造措施??傆嬓略銮鍧嵞茉垂┡娣e330.8萬平方米,其中第二熱源集中供熱、東塔寺鄉片區一級供熱管網輻射城郊鄉鎮新增160萬平方米,其他農村地區新增167萬平方米,中深層地源熱泵取暖示范項目3.8萬平方米。
2.建筑能效提升。通過實施建筑能效提升工作,實現取暖能效提升面積112.17萬平方米,其中城區老舊小區供熱管網改造19.07萬平方米,農村地區居住建筑節能改造93.1萬平方米。
3.空氣質量提升。通過項目實施,鞏固并進一步提升大氣污染治理成果,以顆粒物(PM10、PM2.5)污染防治為重點,協同推進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粉塵等污染物控制。
(三)具體建設任務
1、農村熱源清潔化改造項目
(1)余熱取暖。配合市住建局、城投公司實施吳忠市第二熱源建設項目,在第二熱源管網沿線相對集中的村鎮實施熱電聯產,解決城區周邊金積鎮、古城鎮、上橋鎮、東塔寺鄉、板橋鄉、郭家橋鄉共6個近郊鄉鎮棚戶區改造、城區建設遷建0.75萬戶、常住戶0.43萬戶共1.18萬戶農村居民清潔取暖,新增清潔取暖面積共118萬平方米。其中棚戶區改造、城區建設遷建0.75萬戶,常住戶0.43萬戶。六個近郊鄉鎮除安置樓之外的平房實施煤改電、煤改氣“雙代替”工程。
資金來源:總投資18469萬元,其中中央專項補助資金4130萬元,利通區財政配套2124萬元,農戶自籌2006萬元,企業自籌10209萬元。
實施單位:區住建和交通局協調市住建局完成,另出專項實施方案。
責任單位:金積鎮、古城鎮、上橋鎮、板橋鄉、東塔寺鄉、郭家橋鄉、吳忠市城鄉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利通區新南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吳忠市燃氣公司。
實施年限:2021-2023年
(2)煤改電、煤改氣“雙替代”工程
在集中供熱管網無法輻射的高閘鎮、金銀灘鎮、扁擔溝鎮、馬蓮渠鄉金積鎮、巴浪湖農場區域,按照電改優先、氣改補充、合理負擔、惠及民生的原則,實施“煤改電”“煤改氣”。結合利通區被列為自治區級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的有利契機,鼓勵采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空氣源熱泵、空氣源熱泵熱風機、各類蓄熱式、直熱式電采暖技術,燃氣壁掛爐等清潔的分散式供暖設施取暖。通過實施“雙替代”項目,解決1.67萬戶農村居民的冬季取暖,新增清潔能源供暖面積167萬平方米。
資金來源:總投資11690萬元,其中中央專項補助資金5845萬元,利通區財政配套3006萬元,農戶自籌2839萬元。
牽頭單位:區農業農村局
責任單位:高閘鎮、金銀灘鎮、扁擔溝鎮、馬蓮渠鄉、巴浪湖農場、金積鎮
實施年限:2021-2023年
(3)村鎮公共建筑熱源改造項目
實施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公共機構清潔取暖改造,采用深層地源熱泵實施熱源改造3.8萬平方米。
資金來源:總投資500萬元,中央專項補助資金100萬元,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自籌400萬元。
牽頭單位: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另出專項實施方案。
配合單位:區住建和交通局
實施年限:2023年
2、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配合相關企業實施熱網和電力、燃氣等能源供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能源供給網絡的覆蓋面積和能源供給能力,保證熱源改造項目順利實施。
(1)熱網基礎設施建設。配合吳忠市城投公司實施東塔寺片區供熱管網建設工程,新增一級供熱管網2*12.29Km。新增20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其中農村居民新增供熱面積42萬平方米。
資金來源:總投資4950萬元,全部為企業自籌
牽頭單位:吳忠市城投公司,另出專項實施方案。
配合單位:區住建和交通局、東塔寺鄉人民政府
實施年限:2021年
(2)電網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全面提升電網可靠性。
資金來源:總投資13530萬元,全部企業自籌
牽頭單位:國網吳忠供電公司利通區分公司,另出專項實施方案。
配合單位:區發改局
實施年限:2021-2023年
3.建筑能效提升。農村鄉鎮地區結合既有建筑現狀,以提高建筑熱工性能為重點,推廣節能型農村居住建筑和局部建筑圍護結構改造,實施5個項目,建筑能效提升面積112.17萬平方米。其中古城鎮古城灣新村外墻保溫改造項目3.6萬平方米,上橋鎮宜居村莊清潔取暖建設項目1.5萬平方米,利通區金積鎮等農村住宅熱源改造及能效提升項目88萬平方米,利通區2021年老舊小區供熱管網改造項目(塑配小區)5.34萬平方米,利通區2021年老舊小區供熱管網改造項目(19個小區)13.73萬平方米。
資金來源:總投資7575萬元,其中中央專項補助資金1933萬元,利通區財政配套4038萬元,農戶自籌1604萬元。
牽頭單位:區住建和交通局
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實施年限:2021-2023年
五、建筑能效提升項目實施方案
A:建設任務
農村鄉鎮地區結合既有建筑現狀,以提高建筑熱工性能為重點,推廣節能型農村居住建筑和局部建筑圍護結構改造,實施5個項目,建筑能效提升面積112.17萬平方米。其中古城鎮古城灣新村外墻保溫改造項目3.6萬平方米,上橋鎮宜居村莊清潔取暖建設項目1.5萬平方米,利通區金積鎮等農村住宅熱源改造及能效提升項目88萬平方米,利通區2021年老舊小區供熱管網改造項目(塑配小區)5.34萬平方米,利通區2021年老舊小區供熱管網改造項目(19個小區)13.73萬平方米。結合外墻保溫做農村平房煤改電、煤改氣4300戶。
B:具體建設內容
金積鎮:實施外墻保溫改造項目88萬平方米,結合節能型農村居住建筑和局部建筑圍護結構改造,實施農村平房煤改電、煤改氣“雙代替”工程600戶,主要圍繞大廟橋村、關渠村、金積安置區。
古城鎮:實施外墻保溫改造項目3.6萬平方米,結合節能型農村居住建筑和局部建筑圍護結構改造,實施農村平房煤改電、煤改氣“雙代替”工程500戶,主要圍繞新華橋村、黨家河灣村、古城新村。
上橋鎮:實施外墻保溫改造項目1.5萬平方米,結合節能型農村居住建筑和局部建筑圍護結構改造,實施農村平房煤改電、煤改氣“雙代替”工程700戶,主要圍繞清一溝兩側羅渠村、解放村、牛家坊村、花寺村、澇河橋村5個行政村。
東塔寺鄉:實施農村平房煤改電、煤改氣“雙代替”工程1000戶,主要圍繞白寺灘、新接堡。
郭家橋鄉:實施農村平房煤改電、煤改氣“雙代替”工程1000戶,主要圍繞各行政村。
板橋鄉:實施農村平房煤改電、煤改氣“雙代替”工程500戶。
C:資金概算
總投資11015萬元,中央專項補助資金3438萬元,利通區財政配套4812萬元,農戶自籌2765萬元。
其中:外墻保溫112.17萬平方米概算7575萬元,中央專項補助資金1933萬元,利通區財政配套4038萬元,農戶自籌1604萬元;供暖改造0.43萬戶概算3440萬元,中央專項補助資金1505萬元,利通區財政配套774萬元,農戶自籌1161萬元。
D:實施時間
2021-2023年三年分布實施,2023年底完成驗收。
六、運行機制
(一)農村熱源清潔化改造余熱取暖項目、村鎮公共建筑熱源改造項目,按照項目要求由市住建局、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分別根據項目管理相關規定組織實施。熱網基礎設施建設由吳忠市城投公司按照項目規定組織實施。
(二)煤改電、煤改氣“雙替代”工程,由于任務重,時間緊迫,為保質保量如期完成任務,由區農業農村局牽頭組織高閘鎮、金銀灘鎮、扁擔溝鎮、馬蓮渠鄉、巴浪湖農場、金積鎮等農村平房實施,區住建和交通局牽頭組織上橋鎮、金積鎮、古城鎮、東塔寺鄉、郭家橋鄉、板橋鄉等近郊鄉鎮棚戶區改造、城區建設遷建戶、常住戶居民清潔取暖(具體見任務分配表)。由鄉鎮按照屬地原則,具體負責項目實施,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或者初步設計,待可研報告或初步設計經利通區冬季清潔取暖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后上報審批。各鄉鎮根據農戶意愿自主選擇不同的改造方式,群眾自籌資金到位并經政府相關部門驗收合格后,兌現資金獎補。為了更好的建立運維管理使用長效機制,考慮各鄉鎮降低管理、維修成本,要求各鄉鎮在同一村組區域內選擇適合群眾的1種冬季清潔取暖模式。
(三)電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由利通區發改局按照項目要求組織實施。
(四)建筑能效提升及城郊鄉鎮城區平房農房由利通區住建和交通局牽頭組織相關鄉鎮實施。
七、實施步驟
(一)準備部署階段(2022年3月1日-2022年4月31日)。進行基礎調查、制定實施方案。
(二)組織實施階段(2022年3月2日-2023年12月30日)。
第一步:2022年3月2日- 3月15日,完成項目摸底和入戶宣傳工作。各鎮、場按照屬地原則要做好項目前期宣傳工作,積極對接農戶,向農戶說明改造目的、改造意義、相關補貼等政策。同時進行示范點的建設工作。
第二步:2022年3月16日- 4月30日,完成示范點成效數據測試總結工作,做好入戶宣傳工作,同步推進煤改電、煤改氣“雙替代”工程的實施。做好建筑能效提升項目、余熱取暖項目、村鎮公共建筑熱源改造項目、電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開工前期工作。
第三步:2022年5月1日-11月30日,在做好群眾宣傳工作的同時,全面開展清潔新能源項目的實施。各鎮、場組織安排企業對農戶進行培訓,了解“煤改電”“煤改氣”等改造模式及改造過程,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解決方案;明確改造戶數及改造方式;督導企業倒排工期,在確保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建設進度,確保按照時間節點完成改造任務。農戶按照“因地制宜”“自愿選擇”“可承受范圍內”的原則,從各種不同清潔取暖方式選擇適宜自己的清潔供暖方式,各鎮場原則每個莊點確定一種安裝模式,但實施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到年底完成2022年實施13600戶建設任務。
第四步:2023年1月1日-11月30日,完成2023年11900戶任務,同時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對已建成的項目做好營運維護。
(三)檢查驗收階段(2022年、2023年12月1日-30日)。
針對結合每年建設任務,及時組織驗收,各鎮、場要切實規范臺賬錄入和管理,確保臺賬真實準確;設備全部安裝完畢,達到供暖效果后,市住建局聯合發改局、財政局、農業農村局、環保局、審計局等部門驗收合格后,一次性向農戶支付補貼。
第一步:2022年12月1日-30日,組織發改、財政、審計、住建、農業農村對當年任務進行驗收。
第二步:2023年12月1日-30日,組織相關部門全面做好自查驗收工作,通過吳忠市驗收,查漏補缺,配合吳忠市做好國家項目的驗收和績效評估。
八、取暖方式及技術要求
(一)清潔能源取暖安裝方式
1.熱泵熱風機+電直熱供暖方式。本技術中熱泵熱風機可以與直熱、蓄熱式電供暖設備、電熱炕等進行組合,形成配置1臺熱風機+1臺直熱式電暖器+1套電熱炕的供暖系統。
2.空氣源熱泵熱水機供暖方式。本技術中重點采用低溫式空氣源熱泵供暖機組。
3.電蓄熱供暖方式。根據《自治區物價局關于我區清潔供暖用電價格有關問題的通知》(寧價商發〔2017〕35號),實施電蓄熱供暖技術,在谷電時段蓄熱設備開啟蓄熱,在峰電時段供熱。
4.燃氣壁掛爐供暖方式。根據市天然氣管道進入農村區域狀況,合理規劃燃氣壁掛爐供暖項目,燃氣采暖熱水爐的熱功率應大于15千瓦。
5.太陽能+多種輔助能源供暖方式。太陽能供暖系統一般由太陽能集熱器、電熱鍋爐等輔助熱源、蓄熱罐、連接管路、散熱部件及控制系統組成。
6.電廠余熱供暖方式。依據城市供熱管線改造周邊農村住房供熱。
7.生物質供暖應用方式。在農村清潔取暖技術中,適當推廣生物質集中供暖項目。主要的技術要求如下:生物質集中供暖項目應有環境參數檢測上報裝置;戶式生物質爐具應有防止燃燒煤或者其他污染燃料的措施;生物質集中供熱規劃時應充分考慮本生物質資源條件,并應滿足當地環保要求。
8.其它高科技節能清潔能源供暖方式。
(二)“清潔能源取暖+光伏”安裝方式
采用生物質供暖+光伏、太陽能光熱+光伏、空氣源熱泵+光伏、超低溫變頻空氣能熱泵熱風機+光伏等“清潔能源取暖+光伏”安裝方式。
(三)建筑能效提升工藝做法
1、準備工作。清掃墻面浮灰、混凝土殘渣和脫模劑,在各陰角、陽角掛垂直線和水平線以控制垂直度和平整度。平整垂直度誤差在20mm內,通過調整粘結劑和苯板厚度找平。從首層開始,每隔一層安裝托架,托架間隔一塊苯板長度。遇有結構突出部位,如空調板、飄窗臺、突出線條處,可不做托架。
2、粘貼保溫板。將聚苯板按相應位置尺寸裁好,涂抹粘接劑。涂抹粘結劑的要求:在板邊緣抹寬50mm高30mm的粘結劑,板中間呈梅花點布置,間距不大于150mm,直徑150mm左右,板上口留50mm排氣口,確保板與墻體粘結面積≮50%。保溫板錯縫排列,粘板時輕柔均勻擠壓板面,隨時用托線板檢查平整度,上下不允許通縫。每粘完一塊板要及時清理板邊擠出的粘接劑,保證板縫中無砂漿。保溫板之間若出現大于2mm的間隙,應用相應寬度的保溫板片填塞??照{孔洞等預先裁好,留出位置??紤]減少荷載的累積,墻面適當留設2mm分隔縫。
3.錨固和安裝鋼絲網。保溫板粘貼驗收完畢后,安裝錨固件和鋼絲網。以400為間距梅花形布置錨固點,每平米6~8個錨固件。標定位置后用電錘打眼,使用100cm長錨釘,伸入結構層4cm,放置盤片,插入帶脹塞套管的錨固釘,鋪設鋼絲網,塞入墊片,擰緊,使鋼絲網緊繃,懸浮在保溫板表面,距離板面5~6mm。鋼絲網鋪設時應盡量做到平整,鋼絲網裁剪應沿絲徑方向剪斷,保證最外一邊網格的完整;鋼絲網搭接不少于40mm,且保證2個完整網格的搭接;水平搭接接茬盡量左右錯開,防止局部接頭網片數量過多,影響抹灰質量;鋼絲網鋪設時應沿一邊進行,盡量使鋼絲網拉緊繃平,便于施工。陰陽角的卷邊應預先按位置折成直角,保證角處的垂直平整。陰陽角300mm范圍內不要搭接。近陰陽角搭接處必須加固定,防止鋼絲網翹起。
4.聚合物砂漿抹灰。鋼絲網鋪設完畢后,抹灰分兩次成活,第一遍抹灰與鋼絲網表面抹平,第二遍抹面灰,這樣可以有效防止抹灰面出現開裂。兩次間隔不得超過4小時以上,以免形成空鼓脫離。抹灰時應注意確保鋼絲網下方砂漿的飽滿程度,同時不宜用力過大,以致使鋼絲網貼近保溫板。根據盤片的位置,鋼絲網下的砂漿厚度在4~6mm,鋼絲網表面砂漿厚度在4mm左右,總抹灰厚度在10mm左右,不宜過薄。面層砂漿表面必須平整,鋼絲網不得外露。抹灰層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為3mm,立面垂直度允許偏差為5mm。如出現鋼絲網貼近聚苯板的情況,施工中用塑料墊塊墊在鋼絲網背面;如有局部鋼絲網外凸,則用鉛絲彎成U形卡子進行固定,糾正位置后方可抹面灰。
5.門窗更換防漏。主要是針對農村現存房屋門窗設計不合理和破損的,已經嚴重影響保溫的,要先進行更換,做好屋內基礎保溫工作,隨后在根據房屋具體情況跟進合理的外墻保溫措施。
九、投資估算和資金來源
依據吳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吳忠市冬季清潔取暖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針對清潔取暖項目,建立合理的用戶補貼政策,補貼范圍主要包括設備購置費及項目建設費用,且清潔取暖面積在60 ㎡左右,采取清潔能源取暖方式進行改造的資金補助標準,中央資金補貼標準為3500元/戶,地方資金補貼標準為1800元/戶,其余部分由農戶承擔。其中農戶若采取清潔取暖費用少于6000元,補助金額按照80%計算。
按項目計劃投資標準,利通區實施農村居民清潔新能源項目概算總投資22705萬元,其中中央專項補助資金9283萬元,占總投資的40.89%;利通區財政配套7818萬元,占總投資的34.43%;農戶自籌5604萬元,占總投資的24.68%。具體:
1、通過實施“雙替代”項目,解決1.67萬戶農村居民的冬季取暖,共投資11690萬元,其中中央專項補助資金5845萬元,利通區財政配套3006萬元,農戶自籌2839萬元。
2、農村鄉鎮節能型農村居住建筑和局部建筑圍護結構改造,實施5個項目,共投資7575萬元,其中中央專項補助資金1933萬元,利通區財政配套4038萬元,農戶自籌1604萬元。
3、第二熱源建設項目周邊常住戶0.43萬戶,涉及城區周邊金積鎮、古城鎮、上橋鎮、東塔寺鄉、板橋鄉、郭家橋鄉共6個近郊鄉鎮,項目投資概算3440萬元,中央專項補助資金1505萬元,利通區財政配套774萬元,農戶自籌1161萬元。
版權所有:山西雙良再生能源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晉ICP備12007302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