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山西雙良再生能源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官網!

新聞資訊
為用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周到的服務
3月31日,河北省2021-2022年度集中供暖正式結束。這個供暖季,河北省定州市10個鄉鎮17個新民居小區6053戶居民享受到了利用中深層地熱井下換熱供熱系統改造帶來的潔凈溫暖舒適生活。定州地熱井供暖改造項目根據河北省住建廳頒布的《中深層地熱井下換熱供熱工程技術標準》進行設計和施工,該項目是新標準頒布后河北首個試點成功案例。
據了解,2021年改造之前,該項目抽取深層地下水用于供暖,均沒有配備回灌井。試點項目涉及定州市明月店鎮、叮嚀店鎮、東亭鎮、東旺鎮、李親顧鎮、息冢鎮、大辛莊鎮、西城鄉、東留春鄉、號頭莊鄉10個鄉鎮(街道)17個農村新民居小區地熱井改造施工,于2021年9月28日正式開工,11月10日起陸續供暖,11月26日全部實現供暖,總供暖面積達69.6萬平方米。
定州試點探路中深層地熱井下換熱技術應用
為何選擇定州做試點?據介紹,2018年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中明確指出河北省地熱資源違規開發問題突出。定州市積極落實核查、關停措施,嚴格取締非法地熱井并打擊取締后反彈的現象,至2021年完成整改任務,關停25口供暖地熱井。當地政府就地熱井關停后居民冬季采暖問題積極尋求解決辦法。為配合標準落地實施,作為《中深層地熱井下換熱供熱工程技術標準》主編單位之一,河北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為探路中深層地熱井下換熱技術應用在定州做了首次嘗試。
據記者了解,中深層地熱井下換熱是以中深層巖土體和流體中蘊含的地熱能為熱源,在地熱井內安裝封閉式循環管道,在循環泵的驅動下,循環介質(水或水溶液)在管道內循環流動,通過管壁與井周邊地下巖土體和流體中的熱能進行換熱,將熱能提取到地面,實現取熱不取水,然后將提取的熱量向建筑供熱。中深層地熱井下換熱系統實現與地下水隔離,不抽取地下熱水,也不開采使用地下水,僅利用地下蘊含的熱能,實現井下換熱。
2021年9月,國家發改委等八部委印發《關于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若干意見》指出,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取熱不耗水、完全等量同層回灌”或“密封式、無干擾井下換熱”技術。河北發改委等九部門近日印發《關于促進全省地熱能開發利用的實施意見》亦指出,鼓勵采用“密封式、無干擾井下換熱”(取熱不取水)技術開發利用地熱能資源。
河北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劉自強向本刊記者介紹,該項目嚴格按照省住建設廳《中深層地熱井下換熱供熱工程技術標準》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和開展工程設計,采用政策鼓勵的“井下換熱,取熱不取水”技術。“利用廢棄地熱井,取熱不取水,配備合適的輔助熱源,既解決了關停地熱井后民生供暖的需求問題,又避免因違反法律法規關停地熱井造成的投資浪費。”劉自強表示,該項目開創了河北省縣域集中改造中深層地熱井供暖的先例,率先實現可再生能源低碳采暖,探索能源綜合利用實踐。
首次大面積采用“地熱+”多能互補供暖技術
針對17個供暖項目的具體情況,該項目施工方采取深井地熱改造,并加輔助熱源的方式供暖,即“地熱能+”的方式,因地制宜,輔助熱源采用空氣源熱泵和燃氣鍋爐。由于均是老舊小區,供熱熱源、管路方式、建筑面積、建筑類型均不相同,施工單位采取一社區一方案,進行現場勘查,同業主單位、電力、燃氣部門反復協商,最終11個小區采用地熱+空氣源熱泵供暖、6個小區采用地熱+天然氣鍋爐供暖。
劉自強介紹,該項目是國內首次大面積采取“地熱+”的方式進行的清潔供暖改造。施工方通過編制“地熱+”設計方案,充分利用關停廢棄井,解決了總建筑面積近70萬平方米的清潔供暖問題。另外,該項目涉及到的所有小區均采取智能控制方式,自動監控,無人值守。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采取特許經營權的方式,探索利用國有企業結合相關專業企業的技術優勢,以混合所有制形式進行區域供熱改革實踐的典型案例,也是利用社會資金和技術解決民生保障問題的有益嘗試。
2021-2022年供暖季,定州地熱井供暖改造項目供熱實現了穩定運行,保證了居民度過了一個溫暖的冬天。該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地熱井+空氣源小區三個月以來運行費用技術部初步核算了全年運行費,每平米約15元。
“下一步,我們將對項目運行效果、能耗水平等開展全面評估,總結施工及運行經驗,優化設計方案,堅持綠色低碳化發展,以定州試點為起點,以點帶面,擴大該模式的應用范圍。”該項目負責人說。
版權所有:山西雙良再生能源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晉ICP備12007302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