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山西雙良再生能源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官網!

新聞資訊
為用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周到的服務
當前,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能源轉型發展提出了新要求,能源安全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十四五”能源發展面臨諸多新挑戰?!?ldquo;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立足新發展階段,把握新發展形勢,對今后一段時期能源發展作了具體部署。結合對《規劃》的學習領會,“十四五”能源發展形勢和任務可概括為“八大挑戰與對策”。
碳中和對能源創新發展帶來的挑戰與對策
目前,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出了溫室氣體凈零排放或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但具體如何實現,還沒有可行的系統性解決方案。要實現碳中和,必須要在綠色低碳領域取得顛覆性重大技術突破,這對能源創新發展提出了巨大挑戰。
《規劃》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瞄準“雙碳”目標,部署了一系列科技創新任務,強化儲能、氫能、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天然氣水合物等前沿科技攻關,鞏固我國在非化石能源開發利用方面的優勢,提高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技術水平,完善能源科技和產業創新體系,實施科技創新示范工程等。
化石能源消費增長給碳達峰帶來的挑戰與對策
能源領域碳排放量與化石能源消費量密切相關。根據需求預測,“十四五”全國油氣消費還將保持較快增長,遏制煤炭消費增長勢頭也存在很大困難。“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如何在保障能源供應穩定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化石能源消費,是“十四五”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
《規劃》堅持先立后破,一方面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另一方面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增長,優化天然氣使用方向,推進煉化產業轉型升級。通過化石能源與非化石能源“此消彼長”,實現安全供應和低碳轉型統籌推進。
油氣對外依存度攀升對能源安全的挑戰與對策
我國油氣資源比較匱乏,石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已達到70%、40%以上,“十四五”時期隨著油氣消費量增長,對外依存度將繼續攀升。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油氣都是我國能源安全的主要短板。
《規劃》堅持“立足國內、補齊短板、多元保障、強化儲備”,重點從以下幾方面提升油氣安全保障能力。一是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推動油氣增儲上產。二是完善油氣儲備體系,加強安全戰略技術儲備。三是推進石油消費替代。四是增強進口多元化和安全保障能力,分散安全風險。
需求季節性波動對能源供應保障的挑戰與對策
“十三五”時期,我國能源供需總體寬松,但電力、煤炭、天然氣均出現了區域性時段性供應緊張的情況,主要原因是迎峰度夏期間制冷和度冬期間采暖需求陡增,供應能力難以滿足尖峰負荷需要。如何保障季節性尖峰負荷和極端天氣下的能源供應安全,是全球共同面臨的難題。
《規劃》兼顧系統安全性和經濟性,在合理安排產能建設規模的基礎上,一是全面加強能源儲備能力建設,除油氣儲備外,還要建立健全煤炭儲備體系;二是挖掘需求側調節潛力,增加用能需求彈性;三是強化底線思維,針對可能出現的極端情況,制定應急預案,提高應急安全管控和事故恢復能力。
新能源快速發展對電力系統帶來的挑戰與對策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新能源發展將進一步提速。風電和光伏發電具有隨機性和波動性的特點,出力基本不可控,電力電子設備應用廣泛,供需實時平衡和安全穩定運行的難度大幅增加,對電力系統規劃、設計、運行提出了巨大挑戰。
為適應和保障新能源快速高質量發展,《規劃》把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從源、網、荷、儲4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舉措。在電源側,推進煤電靈活性改造和調峰電源建設,提高電源靈活調節能力。在電網側,創新電網結構形態和運行模式。在負荷側,大力提升電力負荷彈性,促進供需雙向互動。在儲能側,積極發展多種技術路線多種應用場景的新型儲能,為新能源發展提供支撐。
系統日益龐大復雜給優化運行帶來的挑戰與對策
我國能源系統規模龐大而且還在不斷增加。隨著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儲能、氫能、電動汽車等發展壯大,能源系統運行特性更加復雜,系統安全高效優化運行的難度和挑戰日益增加,傳統管理運行模式已不能滿足能源體系轉型升級的需要。
規劃》把加快能源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作為推動系統優化的重要手段,一是推動能源基礎設施數字化,提高能源系統靈活感知和高效生產運行能力,實現智能調控管理;二是建設智慧能源平臺和數據中心,發揮能源大數據在行業管理和社會治理中的服務支撐作用;三是實施一批智慧能源示范工程,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模式。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對共享發展帶來的挑戰與對策
近年來,我國能源民生服務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美好生活對能源發展的要求也在不斷增加,比如對電動汽車充電設施便捷性的要求、對冬季經濟清潔取暖的要求等,人民群眾在能源發展中的獲得感還有待增強。
《規劃》堅持民生優先、共享發展的原則。一是著力提高能源普遍服務水平,推動城鄉供能基礎設施均衡發展。二是提高人民生活用能清潔化水平,提高供電可靠性,強化居民用氣保障力度,持續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推動農村用能清潔化替代。三是提高能源發展共享水平,積極發展分布式新能源,推動形成新能源富民產業。
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對體制機制帶來的挑戰與對策
近年來,我國能源體制機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不能充分適應能源轉型變革的需要。為實現“雙碳”目標,今后能源轉型步伐將進一步加快,如何破解體制機制障礙,為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保駕護航,是“十四五”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規劃》堅持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明確了完善能源體制機制的方向。重點在促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方面,提出了完善市場體系,深化價格機制改革,創新有利于非化石能源發電消納的電力調度和交易機制,引導支持儲能設施、需求側資源參與電力市場交易,通過市場化方式拓展新能源消納空間。
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和《“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對未來能源發展和轉型路徑作了系統性部署。目標任務已經明確,但困難前所未有,只有找準問題、直面挑戰、腳踏實地、下狠功夫,才能真正推動現代能源體系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版權所有:山西雙良再生能源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晉ICP備12007302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