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山西雙良再生能源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官網!

新聞資訊
為用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周到的服務
腹背受敵的歐盟放出了自己的“底牌”。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4月7日周四,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在布魯塞爾表示,歐盟27個成員國最遲有望在4月8日周五就歐盟委員會發布的第五輪對俄制裁措施提議達成共識,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煤炭。
這是歐盟針對俄羅斯關鍵能源收入采取的第一個行動。
但是,由于德國的請求,歐盟對俄羅斯煤炭進口的全面禁令將推遲至今年8月中旬生效,即把不再進口俄羅斯煤炭的緩沖期從原定的三個月延長到了四個月。
盡管如此,由于煤炭出口大國澳洲和印尼已經達到了生產極限,而主要生產國南非受限于物流問題,一些進口國可能難以維持供應水平,由此帶來的搶購熱潮將使全球煤炭價格繼續上漲。
同時,歐洲國家對俄羅斯的油氣資源也高度依賴。
根據德國聯邦經濟部數據,德國進口的天然氣有約55%來自俄羅斯,從俄進口的煤炭和石油約占德國總進口的約50%和35%,德國在能源方面高度依賴俄羅斯,故受到的影響也較為明顯。
能源價格高企影響到德國的方方面面。西門子公司負責人坦言,抵制俄羅斯能源對德國經濟的傷害要大于對俄羅斯的影響。德國能源消費者協會主席彼得斯表示:“我們預計今年內,暖氣、汽油和電力的價格都會翻倍,這對我們的會員來說是很大一筆額外開支,可能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這是多大的壓力。”數據顯示,消費者當月為家庭能源和燃料的支出比上一年多22.5%。
俄烏沖突影響,使得歐盟迫切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決心強烈,但從眼下來說還是杯水車薪。
能源制裁下,德國的“自救”從通過法案來推動可再生能源加速發展。
據德新社報道,德國內閣4月6日通過了一攬子法案,計劃到2030年80%的電力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到2035年幾乎所有的電力均由可再生能源提供。根據該法案,到2030年,德國陸上風力發電能力將達到115吉瓦;離岸風力發電能力至少達到30吉瓦,2045年達到70吉瓦。到2030年,太陽能發電能力將由目前的59吉瓦提升至215吉瓦。德國的可再生能源目前主要包括風電、太陽能發電和水電,在供應中所占比例約為42%。法案表示,俄烏沖突標志著德國能源供應的轉折,能源主權事關德國和歐洲安全問題。
法案計劃的數據顯示出了德國能源轉型的迫切,但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坦言:“作為一個工業國家,德國將永遠依賴能源進口,自給自足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我們將很快引入氫能源與合成能源,淘汰化石能源,同時盡量讓供應關系多樣化,而不是依賴于某一個國家和地區。”
當地時間7日,英國則提出了“擺脫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推動英國實現能源自給自足,并在長期內降低能源價格”的新能源戰略。也就是說,到2050年將核電裝機容量增加兩倍,并在本個十年內加速建設海上風電場。該戰略還包括在氫能、太陽能、以及刺激北海石油和天然氣項目的相關措施。
不同的意見接踵而至。英國商務大臣Kwasi Kwarteng指出,周四出臺的這一戰略不會在未來三到四年有助于降低能源賬單,英國仍然依賴進口天然氣。
奧地利財政部也于日前公布了一項20億歐元的一攬子計劃,以應對當前面臨的通貨膨脹。2.5億歐元用于可再生能源開發的撥款是規模更大計劃的一部分。奧地利政府透露將用于在奧地利開發和安裝光伏發電和陸上風電項目。預計這將減少燃料進口,并幫助該國在滿足其電力需求方面變得更加獨立自主。
奧地利能源部長Leonore Gewessler談到新計劃時說:“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不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賬單,但天然氣公司確實會。”她提到了奧地利目前經濟對天然氣的依賴。
歐盟的自救之路刻不容緩,歐盟的自救之路也步履維艱。近年來,歐洲在低碳環保的理念下著力于擺脫化石燃料,較煤炭更為清潔、較新能源又穩定且價格低廉的天然氣成為歐洲能源市場的“新寵”,也造成了此次歐盟能源危機“灰犀牛”事件的導火索。
全球“碳中和”目標下,迫使歐盟做出選擇,向新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必將面臨傳統能源價格高企。同時還要考慮到新能源受技術、成本、穩定性等因素的影響,目前還不能完成系統性補位。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認為:“眼下歐盟無法擺脫過度依賴俄羅斯油氣的困局。但從中長期來看歐盟顯然有更多的路徑和方案來擺脫俄羅斯,使得進口多元化更具可操作性。”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表示:“歐盟越快轉向可再生能源、水電并提高能效,就越早能真正獨立掌控歐洲的能源系統。”
版權所有:山西雙良再生能源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晉ICP備12007302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