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山西雙良再生能源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官網!

新聞資訊
為用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周到的服務
據統計,西部地區可再生能源資源占全國資源總量的70%以上。其中,風力資源占85%以上,太陽能資源占90%左右。同時,9個大型清潔能源基地中,7個在西部地區。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西北地區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成為今年兩會熱詞。在此背景下,將西北地區的新能源資源優勢轉化為技術和產品優勢,面臨著怎樣的機遇與挑戰呢?
迎來良好發展機遇
隨著國家對清潔能源需求的不斷增加,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產業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尤其是擁有良好資源的西北地區,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大項目加速落地。2021年10月以來,甘肅、青海、寧夏等地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陸續開工建設,項目投資金額均在百億元級別。
“光伏產業是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重要舉措。”寧夏政協副主席楊培君在調研中了解到,光伏等新能源將成為未來的主體能源,其中西北地區日照資源豐富,在國家能源戰略布局中占據重要地位。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西北地區累計光伏裝機容量6360萬千瓦,占全國光伏裝機總量的25%。
“以寧夏為例,近年來光伏制造業發展迅猛。目前已形成涵蓋多晶硅、硅棒、硅片、電池組件等主要環節的光伏制造全產業鏈,成為國內重要的光伏材料生產研發基地。”楊培君認為,加快發展以光伏產業為主的清潔能源是加快西北地區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降低碳排放強度的迫切要求,為助力西北地區能源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所長周劍平亦表示,在“雙碳”目標下,甘肅的“風光”資源也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補齊產業鏈短板
楊培君指出,因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擴大光伏產業規模、延伸產業鏈條和增強產業集聚面臨一定的困難。
“還是以寧夏為例,經過多年發展,我區光伏產業著力在建鏈、補鏈、延鏈、強鏈上下功夫,招引落地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但是,整體來看,目前寧夏光伏的體量還遠遠達不到國家能源發展需求,光伏在能源及電力結構中的占比較小,未來仍需大力支持。”楊培君坦言。
楊培君建議,相關部門應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建設更多的抽水蓄能、新型儲能設施,通過提供足夠的調節資源,滿足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要求。同時建議國家把發展清潔能源產業作為撬動西北地區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支點,支持太陽能晶硅產業鏈布局在寧夏等可再生電力資源豐富的省區。
“今年我帶來了‘在西部地區設立新能源技術綜合開發基地’的建議。”周劍平說,雖然西部地區有“風光”資源優勢,但同時也存在技術和產業鏈短板,需要加大科技開發,把風電、光伏產業發電優勢轉化為技術和產品優勢,推動新能源產業鏈、價值鏈邁向中高端。
統籌發展,系統推進
如何充分挖掘西北地區風光熱電資源潛力和低碳優勢,進而使西北地區率先實現雙碳目標?
楊培君建議,國家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對西北地區發展光伏產業的支持力度,讓光伏電站建成后能發出電,實現“千瓦”向“千瓦時”的轉變。
周劍平認為,在西部設立新能源技術綜合開發基地,可為上至組件、設備、逆變器,下至運維平臺、建設技術的全產業鏈帶來全面的發展機遇。西部地區要把培育壯大新能源產業鏈作為“強工業”“強科技”的重要鏈條,打造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打造千億元級新能源產業鏈。
“必須加強統籌協調,堅持系統觀念,謀劃布局清潔能源、調峰電源、外送通道、儲能電站、儲能電池等項目,加快一體化能源開發建設和相關產業結構優化。”周劍平強調,一系列政策及支持措施落地,以及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有序推進,將深度激活風電、光伏全產業鏈發展潛力。
周劍平告訴記者,總體來說,畫好西部地區“風光無限”的“工筆畫”,必須加強統籌協調,堅持系統觀念,謀劃布局清潔能源、調峰電源、外送通道、儲能電站、儲能電池等項目,加快一體化能源開發建設和相關產業結構優化。
版權所有:山西雙良再生能源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晉ICP備12007302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太原